詩名:歸園田居

●作者介紹:

 陶潛(公元365 7427)字淵明,家居種有五棵柳樹,故號五柳先生,晉代潯陽柴桑(今江西省九江市)人。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做過官,但後來家道中落,所以他在少年時代生活已很貧困。陶淵明為了養活家人,曾經到處求職,也做過幾次小官,但每次時間都很短。最後一次出任彭澤令,做了八十多天就辭官了。陶淵明所以辭官退隱,一方面和他喜愛平淡、不喜歡受拘束有關另一方面更因為當時政治黑暗,官場污濁,使他厭惡,不願同流合污。他辭官後,歸隱田園,過了二十餘年的躬耕生活,他寫的不少詩歌,都是描繪田園風光及他在農村生活的情景,其中往往隱寓著他對理想社會的嚮往,也不乏「人生無常」、「樂天知命」等人生感慨。陶淵明詩風自然,是我國田園詩的創始人。

●語意:

在南山種豆,野草很多,豆苗稀少。早上起來清除雜草,月亮升起才背著鋤頭回家。山路狹窄,兩邊的草木很高,黃昏的露水弄濕了我的衣服。衣服弄濕了不值得可惜,只要不違背自己的心願就好。

●作品賞析:

 這首詩描寫陶淵明親自參與農耕生活的情況和感受,表現了他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珍惜。詩人在南山下種豆,雜草很茂盛,豆子的苗兒卻很稀疏。所以,他一大清早便起來去清除雜草,到夜晚月亮出來了,才扛著鋤頭回家。回家的小路狹窄且長著茂密的樹木野草,葉上、草上因夜涼而凝聚的露水,沾濕了他的衣裳。詩人卻認為,沾濕了衣裳沒什麼可惜,只希望不要違背了自己歸隱田園的心願就好了。

整首詩平平道來,沒有任何修飾,寫出詩人躬耕的生活實況。詩人在南山下種豆,「草盛豆稀」點明了他剛剛回到田園生活,耕種經驗不足。「盛」與「稀」對比,是詩人自我揶揄、自嘲自之辭,不失幽默。三、四句寫耕種的辛勞,也寫出體力勞動後的輕鬆愉快。晨興」、「帶月」把作者早起晚歸,雖然辛苦,但樂此不疲的心境表露無遺。第五、六句寫回家路上的情景,夕露弄濕衣裳本使人不開心,但作者說「不足惜」,他珍惜的只是「願無違」。

全詩很短,字句平凡,但意境優美。帶月荷鋤」四字,更是活現出詩人悠然自得的神情意態。我們好像看見他肩扛鋤頭,披著月光,沿著露濕草長的小徑漫步歸來,一副心滿意足的樣子。「夕露霑衣」這個形象,又在平凡之中含義甚深,既寫出農耕生活早出夜歸的艱辛,又自然地借此表明:即使要辛苦勞動亦絕不後悔回歸田園的決心,為詩人塑造了鮮明的形象。

陶淵明的詩,以自然著稱,不在造句上費心雕琢,也沒有在謀篇上巧作安排,事真、景真、情真、理真,本篇正體現了陶淵明詩的這種風格。

●注釋:

1.      南山:指柴桑山,即廬山,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面,在陶淵明家附近。

2.      稀:稀疏,形容長得不好。

3.      晨興:早起。

4.      理荒穢:指除掉田中的雜草。

5.      帶月指踏上歸途時,月已升空,它好像總是跟隨在後面,帶引著作者走似的。帶,作「戴」。

6.      荷:扛著。

7.      夕露:夜晚的露水。

8.      「沾」:即沾濕。

9.      不足惜:不用覺得可惜。

10.  無違:不違背。

 

●資料來源

1.      魚戲蓮葉間──給孩子的一百首古詩,信誼,民87年。

2.      http://www.tkp.edu.hk/chinwork/poem38.doc

 

    

網頁製作:圖具組大熊老師